儒雅,也是,君子,仁德,彬彬
提問: 何謂"儒雅"? 問題補充: 何謂儒雅?怎樣培養? 医师解答: 儒雅,儒雅,顧名思義就是如"儒士般"或"優雅"或"嫻雅"或"雅致"或"精雅",首先就要有"儒".

想有儒者的從容淡定,首先要學"儒",四書五經是必讀的,讀書本身就是一種學習是一種培養,學習是不斷補充知識的過程,有了知識就有了底蘊,有了底蘊才能培養出淡然自若的優雅氣韻,才能升華出寬厚仁德的心胸,也才養成了"儒雅"的"不慍不惱,不怒不躁","儒雅之士"如淡茶,從容而和善,而"儒"者首先要"仁","仁學"是"儒"的核心,樊遲問仁,孔子答:"愛人",愛身邊每一個人,真心待人,理解別人的難處并善待,容納別人的短處并包涵,體恤別人的過處并寬容,最后的目的就是"和",這個我們不談大范圍的"和",起碼讓接觸你的人都覺得你"和氣",讓你出現的場合氛圍都"和諧",讓自己的心態放"平和",如此便是.

當然,如果只讀四書五經三禮六藝顯然也不足夠,不知道樓主是男生還是女生,不過無論男女,古時講"琴棋書畫",現在來看至少要"琴球書畫",會點兒樂器,還要會打球,寫得一手好字不僅能提升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,練習書法的過程本身也是培養修養和韻致的過程,使人的心性在練習中變得靜而寬,作畫也是如此.

當然,如果還有精力或時間,不一定僅僅局限于"儒",還可以學些佛學,放下-看破-自在-隨遇而安,人也會更加豁達更加通融更加平靜也更加溫和.如果沒有時間靜下來學佛,也可以學學老莊,至少柔靜不爭無知無欲.提升涵德,是最重要的.

最后,樓主知道古時"儒雅"的人,都稱君子,什么是君子,夫子不是說了么:"質勝文則野,文勝質則史.文質彬彬,然后君子",所謂"過猶不及",不可以"過"也不要"達不到",保持中庸,不卑不亢且收馳有度,就是"儒雅"了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hua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